MARK NO.31转盘DIY制作,CDM4+TDA1541双皇冠几乎完美无缺

出处: 家电维修网 发布于:2023-09-15 09:44:19浏览(7980)

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已经过去了,2015年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向全国各地区DIY爱好者致以新年的祝福!
  去年是2014,HIFIDIY论坛开通10年了...今年是2015,我也在论坛注册了10年...这一年,估计也是很多其他DIY坛友的10年,05年注册的老友,在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是相当的活跃.但光阴似箭,很多老人已经不再发烧,改为潜水,甚至已远离DIY.但更多的人涌入了这个坛子,这个领域.  回顾这10年来,我个人关注到的就2样玩意,一直在坛子里长盛不衰,分外妖娆:1,TDA1541解码;2,PHILIPS CDM摇头--这2个都是PHILIPS系统下的,很巧妙.  TDA1541是论坛官方的起步之作,也是主线,当然民间也有百花齐放.但是CDM摇头,只有百花齐放...这2个玩意,得以在群众中持续10年之久,用中纪委王书记的话说就是:这不是一阵风.TDA,CDM之壮丽娇美,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小河忽然变得拥挤了,结果就是TDA1541卖断货了....  楼主对CDM的热情,对TDA1541皇冠的钟爱,就是喜欢那个皇冠帽子,就是喜欢那个摇摆,那个金属沉沉的手感...曾经一度对CDM,对DIY失去了热情,尤其是已经拥有NAIM CDS这套CDM4+TDA1541双皇冠几乎完美无缺的组合的时候,一切看上去都应该消停,不再折腾了...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可以静下心来欣赏音乐了----这个说法同样常见于那些玩成品机,比如NAIM玩家之口.  但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一个有DIY毛病的人,他的世界是残缺的,是等待改造的,是等待实践的.这样的人,他怎么可能"静下心来欣赏音乐"?暮然回首,至今为止搞过最成功的应该就是MARK NO.31转盘了...3年过去了,很多看法以及理念都在改变更新,很多之前没有实现的东西都最终落实到这款十周年转盘上...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MARK NO.30转盘,我就不想再花时间篇幅介绍了.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有附近的土豪烧友抗机器过来见识过一次原机,额彻底被他颠覆了...光头避震依靠4根鸡蛋大小的弹簧,硬是把上面超过8KG的铅体支撑起来.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避震能力...当然后来我玩CDA94解码,实践ST光纤传输,以及TOSLINK传输对比同轴的时候,都让我意识到光学传输对于数字信号的先天优势...  真的十年了.3年前做过了一次MARK.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那个时候将这个原版拆无赦...就这CDM这部分来说,MARK没什么新奇的地方,都是标准的东西,跟310板一样.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这是2011年做的那一次MARK.也是第一次做.那个时候还是很保守的,基本全部都照搬了MARK的设计和布局,很少改动.受到当时实践和经历上的限制,我取消了原版的2个光学输出模式.因为是四层板设计,所以就有了内电层.内电层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每一个稳压输出之后覆盖的面积.也算是功能模块吧.  从设计布局最接近原版的第一版来看,MARK没有像我们DIY喜好的那样专门给晶振一个稳压单独供电,那个四脚晶振的供电是跟7310,RAM,PCF2705一起供电的,却单独给了一组电压给发光管 ,这着实让很多人意外.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这是2014年底做的十周年试验版.这一次布局上就有了一些改动.比如增加了2个光学传输接口---这也是最近2年实践得出的改变.同时,针对MCU的布局也做了改动...当然,还有一条就是按照NAIM的思路,将对焦摇摆伺服跟主轴马达伺服的供电分开----这被验证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措施.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纪念我的十周年 MARK NO.31转盘DIY制作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学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