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和笨重呆板的CRT显示器一样,都是四四方方的4:3显示比例。换成我们熟悉的分辨率,对应的就是1024×768像素(XGA),往下还有640×480像素(VGA),向上则分为1400×1050像素(SXGA+)、1600×1200像素(UXGA)、2048×1536像素(QXGA),显示效果变得越来越细腻。
视频的兴起,4:3的“普屏”会存在大大的黑边,屏幕利用率很低。于是,“宽屏”概念渐渐在笔记本领域普及。手机一样,笔记本在向宽屏的进化中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16:10显示比例(1280×800像素、1680×1050像素或1920×1200像素)一统天下,随后16:9显示比例(1366×768像素、1440×900像素或1920×1080像素)顺势崛起。
更高的色域和刷新率
相对而言,笔记本屏幕的下边框最难处理,有些笔记本为了压缩上边框,会把摄像头放在下边框,从而导致它变得更宽。三面窄边但下面“特别宽”,已经成为了当前笔记本领域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