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即将成为标配的M.2接口——M.2 SSD的规格

出处: 家电维修网 发布于:2024-01-03 09:27:55浏览(5790)

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流行M.2接口,几乎已经成为新一代主板的标配了。M.2前身为NGFF,是一个全新的接口标准,用来取代老旧的mSATA,除了拥有体积小的优势以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SATA、PCI-e甚至USB等不同通道,自由度是非常高的,不过也因此让许多人搞不清楚它的规格,在选购上常常会有着很大的疑惑,这里就让我们来为大家解惑吧!
在M.2模组尺寸方面,M.2规范1.0共定义了11种尺寸的模组/卡,命名也是按照模组的尺寸命名的,举个例子,M.2 2242,22是宽度22mm,42是长度42mm。同理,2280的宽度为22mm,长度为80mm。目前主流M.2 SSD尺寸的规格主要为2280,也有部分的PC里面使用的是2230, 2242, 現在市面上也有22x110 主要为企业级及数据中心使用。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性能也会有所差距。尺寸越小的SSD,空间也会越小,因此上面所放的NAND也会更少。长度长的因为容纳的NAND多,通道数量多,一般来说总体传输性能也更强。
一般的台式机主板和游戏本都支持2280,而在一些超极本或者是以小尺寸为卖点的ITX主板上,则更多是2242,2230规格的M.2 SSD。除去尺寸不同,接头部分也有几种不同规范,即Socket 2(B key)、Socket 3(M Key)。B key 之防呆口位於面對插槽方面之左方,M key 則偏於右方。对应以上插槽之 M.2 SSD,有两个防呆缺口的 B+M key 型式以及仅有一个缺口的 M key 型式。
● 对于 B key 插槽而言,B+M key 之 SSD 可以顺利插入,而 M key 脚位之 SSD 则无法顺利安装。● 对于M key 插槽之前提下,无论是 B+M key 或 M key 之 SSD,皆可顺利安装。其中B key可兼容SATA和PCIe x2标准的SSD,M key才是真正支持完整NVMe标准的产品,不仅同样兼容SATA,而且最高支持到PCIe x4标准SSD。目前所有主流的 PCIe x4 SSD 其腳位型式皆為 M Key,可以反推得知 M key 型式之 M.2 SSD 其硬體介面必然為 PCIe。
针对于高性能的NVMe标准,慧荣科技有着相应的主控芯片SM2263EN。支持PCIe Gen3 x4通道,NVMe 1.3规范和内建4个NAND通道,完全可发挥出M.2的真正实力,连续读写速度最高分别可达2.4/1.7 GB/s,4K随机读写最高分别可达300/250 KIOPS。
慧荣的主控在不同封装上都有相对应的作品,有一些极端情况需要用到更小尺寸的SSD,这时候宽度为22mm,长度为30mm的2230 M.2 SSD就有用武之地。
针对像是2230的规格, 慧荣的SM2263XT有提供较小的封装, 可以将一个NAND跟一个主控放置在M.2 2230的SSD上,像是Liteon就有采用慧荣科技的SM2263XT主控芯片,支持PCIe Gen3 x4通道、NVMe 1.3规范,内建了4个NAND通道,连续读写速度分别最高达到2.4/1.7 GB/s,4K随机读写在有HMB的情况下分别最高可达280/250 KIOPS,在没有HMB的情况下最高也能达到140/250 KIOPS。需要注意的是SM2263XT控制芯片采用DRAM-less设计,这种设计上并没有DRAM缓存的,而是使用主机内存的一部分作为缓存,在减少成本的同时,性能上也不会有太大差距,更加偏向于性价比玩家。
慧荣的SM2263EN与SM2263XT这两款控制芯片,可搭配所有主流NAND供应商的3D NAND,提升3D NAND的耐用性与保存能力,并通过SRAM ECC和端对端资料路径保护提供全方位的资料保护。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学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