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动机的功率决定于负载,只要负载不变三相电动机不管是星型还是角型接法电机的功率都是不变的,星型接法时线圈承担的相电压是220V、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380V,根据380V三相电功率计算P=1.732U(线)*I(线),星型接法绕组中流过的电流I(相)=P/1.732U(线)。
角型接法是线圈承担的电压为线电压380V、线电流=1.732相电流,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绕组中流过的相电流I(相)=P/【1.732U(线)*1.732】
可以得出当负载不变时,改变三相电动机的接线方式后改变的是绕组中流过的电流,改变值为1.732倍。
以上是忽略电机铁损、铜损消耗的电流得到的计算值,在实际电动机的运行需要励磁电流,也就是空载电流,转子线圈中会因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当电机从角型转成星型接法时,绕组承担的相电压降低为220V,为原来的1/1.732。电机绕组形成的磁场强度降低、电机的电磁力矩降低到原来的1/3,在同样负载下,转差率需要增加到原来的3倍,转差率增大导致子产生的励磁电流增加,为使得转子不发生过热现象,必须限制电动机的负载,故改接后的电动机要保证转差率不变的情况,额定功率需要降低到原来的1/3。
当然并不是大型电机将角型接法改成星型接法完全没有意义,在电机负载只有电机额定功率40%以下的时候可以考虑改变电机的接线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因为绕组中的电流为空载电流和转子电流对应的负载电流的向量和,降低绕组的电压可以降低电机的空载电流,但转子电流会增加,但转子电流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当电机负载非常低的情况下,也就是转子电流很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改变电机的接线方式来减小空载电流。从而降低相同负载电机的运行电流。